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定远寨镇位于三省交界处,运输、物流企业多,各种劳资矛盾、纠纷较多。2023年9月,定远寨镇成立了全省首个交通运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511”定远工作室成功调处交通运输行业纠纷37起,涉及资金150余万元,不仅为该镇交通运输企业带来了“法治福利”,同时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师傅们解决了劳资纠纷、人身赔偿争议等多类难题,形成“车上的矛盾,坐下来解决”“车师傅之家”等特色纠纷化解品牌。目前,定远寨镇围绕服务运输物流企业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影响力,正随着滚滚车流走向全国各地。
近日,中国法学会机关报《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潘巧和聊城市党代表、市司法局行政应诉科科长王善鲤先后两次来到定远寨镇实地调研采访基层法治工作。调研组在“511”定远工作室刚刚立案的7件案件中,随机指定了市民热线逐级交办的一件跨省劳资纠纷,要求现场观摩、体验调解工作。王善鲤作为特邀调解员与两名专职调解员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车辆维修知识成功化解了该案件纠纷,企业负责人现场履行了协议内容,支付了司机工资,结清了其他补偿款。
2023年9月21日至10月24日,河南司机郑某、梁某为定远寨镇某物流公司从事运输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刘某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二人共计11200元工资,并且拒不见面。郑某无奈之下将电话打到了聊城市12345市民热线。随即,市民热线将此案逐级转交到了“511”定远工作室。
接到该案后经当场研究,“511”定远工作室将该案交由调解员王万武、肖同祥、王明星办理,山东同心达律师事务所刘继胜律师作为法律咨询专家解答当事人法律咨询,特邀调解员王善鲤全程监督、指导调解工作。司机郑某因人在河南,不能参加现场调解,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同步参与,并委托梁某现场代理其处置权益。
“他们两个人给我开车的时候不实在,故意把我的三组刹车片、刹车盘和两个轮胎都弄坏了,好几个交通违章没有处理,并且还在交接时故意弄丢了行驶证,导致我费了不少精力补证。”刚一坐下,刘某就满怀委屈地对调解员说道,“郑某和梁某的工资我确实没有给他们,但金额不是11200元,而是10800元。并且那是因为他们给我造成的损失太大,我才没有结算工资。这里有一张4496元的车辆维修清单、150元的违章记录和车辆损坏照片。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他们别想在我这里拿到一分钱!”
“俺俩找了他好几次,他一直避而不见,俺家离这里这么远,不可能天天去找他要钱。俺是有两次违章,但要是说俺故意弄坏车,那就是胡说八道。俺是司机,怎么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啊!”电话中,司机郑某义愤填膺地说道。
“俺们下车前跟另外两个司机交接时,还专门让他们看了一眼行驶证,后来找不到了也不能赖俺们。”梁某解释道。
现场氛围激烈,双方各执其理,情绪激动,谁也不愿意作出让步。调解员们本着以和为贵、兼顾双方利益的原则,根据双方理由及诉求,制定了调解方案,采取背靠背的方法逐一做工作,根据实情依法认真说服教育,不仅使双方都认识到了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也消除了他们因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误会,使双方都冷静下来,接受了调解员提出的解决建议。最终,这起交通运输纠纷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达成了书面协议,刘某现场转账,当场兑现了承诺。
定远寨镇党委书记胡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大车司机流动性太强,且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仅仅是短暂路过。发生了矛盾纠纷,也不可能随叫随到,有的只是出现矛盾当天找我们解决,为了最大效率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力量尽快促成调解,力争接诉即办、当天结案,全力做好各种服务保障工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