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为民解忧”、“服务基层办实事,心系百姓解民忧”....。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墙壁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近年来,该中心在区司法局党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身职责,发挥自身优势,用心用情用法让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走到广大群众身边,把便利带给群众、让人民得到实惠,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称赞。特别是今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聊城市东昌府区司法局进一步强化履职担当,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始终,奏响便民、惠民、法治“三部曲”,以实际行动为民解忧、为民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有力地维护了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新局面。
奏响“便民曲”
法律服务全覆盖 惠民利民零跑腿
一是着力扩大覆盖层级。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服务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服务效能,让受援群众“零跑腿”。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统揽,在全区14个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18个新村(社区)全部设置了法律援助联络点,指派专人联系法院、检察院、信访、退役军人、工、妇、老、残、等法律援助联络站,构建了集“咨询、联络、代理、代办”于一体的四级法律援助服务联系平台,打造“半小时服务圈”,实现全区法律援助的全覆盖。
二是着力拓展服务范围。本着“能援尽援”的原则,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与民生密切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同时降低审查门槛,把法律援助人群由低保拓展到了低收入群体,惠及更多的群众。对农民工、残疾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群体“优援先援”,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
三是着力简化办事程序。 按照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办事群众节约办事成本。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深化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真正实现“应援、尽援、优援”。畅通法援“绿色通道”,对于残疾人、农民工、鳏寡孤独等特殊人群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先”服务,对于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申请,做到及时受理,确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欠薪维权”类纠纷,针对外地农民工往返费用高、或已在其他地区务工等实际情况,东昌府区法律援助中心告知该部分人群可以在出具委托书的情况下,由援助律师为其办理援助手续,进一步为农民工节省时间、经济成本。
奏响“普法曲”
普法宣传“接地气”,服务群众“零距离”
把法治的阳光,送到田间地头,照在群众心中,让法治精神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是开展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律援助送法下乡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悬挂横幅、派发宣传资料和开展免费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重点宣传老年人、农民工、未成年人、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搭建起法律服务的桥梁,以真心暖民心,不断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共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援助宣传资料3000余份。今年截至目前,该局已组织律师、公证员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下乡活动11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62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6件,为群众节省代理费60余万元,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通过开展这种“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群众获知了申请法律援助的途径与条件,切实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提高了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使法律援助真正惠及于民。
奏响“法治曲”
建章立制促规范 为民办事零障碍
一是创优制度环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障法律援助质效,助力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制定实施《东昌府区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暂行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容缺后补”制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监督和评估等制度,对法律援助的管理机制、简化程序、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法律援助有章可循,创优制度环境。
二是建立首问责任制。认真落实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首问责任制,大力推行一次告知、一次办理、一次评价的“三个一”制度,即对于群众来电来访,做到一次性解答法律咨询或告知法律援助需提供的相关材料;进一步规范统一标准、统一受理、统一指派、统一监督核查的“四统一”制度,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案件,做到“即立即办”,确保了受援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深化援助管理。综合案件类型、承办人专业特长、受援人意愿等因素,合理指派承办机构和人员,做到合理分配、有的放矢。持续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实行案件补贴和质量挂钩的差别化发放机制,组织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并与办案补贴发放挂钩,实行差别办案补助发放,调动办案律师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办案质量提高,规范和引导法律援助人员办案行为,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东昌府区法律援助中心“零距离、零跑腿、零障碍”的“三个零”服务模式,确保法律援助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效实现了服务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将法律援助延伸到了角角落落,让每个群众都能深切感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阳光,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去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659件,结案2502件,接待群众来访5482人次,解答法律咨询7648人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