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莘县司法局按照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部署,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积极利用“智慧矫正”技术,引入手机定位系统、定位电子手环和微信共享实时定位社区矫正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水平。
积极引入手机定位。手机定位已与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联网,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范围设在莘县,精准记录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的行动轨迹。目前,全县社区服刑人员中手机定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移动定位成功504人,电信定位100人,联通和其它手机用户转成移动、电信进行定位。
积极佩戴定位手环。针对矫正表现较差、有重新犯罪倾向的服刑人员,佩戴电子手环,电子手环外形酷似电子手表,通过卫星和移动定位基站系统发出定位信号,实时对佩戴者进行监控,当佩戴者超出限定区域手环就会自动报警。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掌握监管对象的实时活动轨迹,进行24小时精准监控,以便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警告和应急处置。同时,定位手环能够做到对佩戴者的心率、血压和移动速度进行精确监测。目前,全县社区服刑人员手环定位已佩戴完成50个,还有150个正在积极落实中,覆盖率达50%,也与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联网。
积极创新微信实时共享位置定位。县司法局还创新微信定位方式,即建立县社区矫正定位工作群和24个司法所社区矫正微信定位群,各司法所在每周一、三、五三天,集中通过各自的微信定位,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行动轨迹,并将截图上报至县社区矫正微信定位工作群,司法所干警通过视频或语音,对部分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随机查验,县社区矫正微信定位工作群专职人员将24个司法所的微信定位截图和文字说明进行登记,列入未及时进行微信定位的社区服刑人员名单,与所在司法所进行沟通,了解未定位原因,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微信定位及时。
“定位手机+电子手环+微信定位”的启用有效解决了手机定位人机分离无法掌控的缺点,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由人防到技防的新提升,有效地防止了我县社区矫正对象脱管现象发生,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水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